美 SEC 新EDGAR系统将于2025年全面上线

美 SEC 推出全新 EDGAR 系统,将于 2025 年全面上线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正积极推进“EDGAR Next”新系统,旨在提高公司 filings 的效率和安全性。该系统将取代现有的 EDGAR 系统,并将于 2025 年逐步全面上线。

新系统主要特点:

  • 增强 API 功能: 除了现有 API 外,EDGAR Next 还将推出可选的机器对机器接口(API),使公司可以更方便地提交 filings、检索信息和管理账户。
  • 用户友好界面: EDGAR Next 将提供更加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简化了 filings 的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重要时间节点:

  • Beta 测试阶段: 2024 年 9 月 30 日至 2025 年 12 月 19 日,公司可以参与 Beta 测试,在测试环境中熟悉新系统。
  • EDGAR Next 仪表板上线: 2025 年 3 月 24 日,EDGAR Next 仪表板正式开放,但仍允许使用 Legacy EDGAR 系统提交 filings 直到 2025 年 9 月 12 日。
  • 强制迁移至 EDGAR Next: 从 2025 年 9 月 15 日开始,所有公司必须使用 EDGAR Next 提交 filings。

重要提示:

  • 公司应尽快开始准备,熟悉新系统功能和流程。
  • 需要确保拥有 Login.gov 凭证,并准备好当前 EDGAR 代码 (CIKs、CCCs 和 Passphrases)。
  • 公司需确定账户管理员、用户和技术管理员人员,以及进行 Section 16 和 Form 144 报送的个人。

SEC 强制要求公司迁移至 EDGAR Next,因此公司应立即开始准备工作,避免因系统切换带来的影响。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EC推出全新EDGAR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新系统的特点、重要时间节点以及迁移注意事项。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这些信息,建议您提前了解以下内容:

  • 什么是 EDGAR? EDGAR (Electronic Data Gathering, Analysis, and Retrieval) 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用于收集、分析和检索公司提交的文件系统。它用于处理各种公司 filings,例如招股说明书、季度财报以及10-K报告等。
  • EDGAR 系统的现状: 目前的 EDGAR 系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用户界面复杂、API 功能有限等。因此,SEC 推出 "EDGAR Next" 来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升整个系统效率和安全性。
  • 公司 filings 的重要性: 公司 filings 是公开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其他重要信息的重要途径。这些文件对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公众都至关重要。

如何更好地准备 EDGAR Next?

除了阅读本文之外,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一步做好 EDGAR Next 的准备:

  • 参加 SEC 主办的 webinar: SEC 将定期举办关于 EDGAR Next 的 webinars,讲解新系统的功能、使用指南以及迁移注意事项。
  • 访问 EDGAR Next 官方网站: SEC 的官方网站提供有关 EDGAR Next 的详细资料,包括用户手册、常见问题解答以及其他相关资源。
  • 与您的会计师或法律顾问咨询: 他们可以根据您的公司情况,为您提供关于 EDGAR Next 迁移的专业建议和指导。

总结

EDGAR Next 将为公司 filings 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用户友好的体验。为了确保顺利进行系统迁移,公司应尽快开始准备工作,了解新系统的功能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以下是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终于! 我在 EDGAR 系统里迷路了三年!" - 某注册会计师

  • "机器对机器接口?太好了!我可以终于不用看着那些无聊的表格了,让AI来帮我处理这些东西!" - 某个程序员

  • "2025 年全面上线?那我的公司还在用纸笔提交 filings 呢!" - 某一家小公司的老板

  • "Beta 测试阶段?这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笑话吗?我记得上一次 Beta 测试是在九十年代,当时还使用 floppy disk…" - 一位老用户

  • "SEC 总是这么喜欢搞这些大更新,每次都让我感到头疼! 我想他们应该把精力放在监管那些真正的金融骗子身上吧!" - 一位投资者

  • "难道没人关心 EDGAR Next 的界面设计吗?我宁愿继续使用那个古老的系统,至少不会让人眼花缭乱。" - 一个对美学有要求的用户

    ...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

Back to blog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