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院驳回《Penny Dreadful》侵权案

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驳回“Penny Dreadful”侵权案

近日,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驳回了一起版权侵权案件,原告安娜·比亚尼(Anna Biani)指控 Showtime 的剧集《Penny Dreadful》盗用了她在网络角色扮演论坛创作的三个原创人物。

比亚尼声称,Showtime 将她人物的一些特点融入到该剧中两个角色身上,并指控被告接触过她的作品。区法院驳回该诉讼,理由是比亚尼未能证明 Showtime 有合理机会复制她的作品。

区法院根据版权法中的“外部测试”(extrinsic test),过滤掉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小说类型常见特质的特征,发现剩余相似性不足以排除独立创作可能性。尽管比亚尼获准修改诉状,但她最终没有这么做,导致该案有损判决。

第九巡回上诉法院支持区法院的判决,指出比亚尼未能充分说明 Showtime 复制了受保护作品的方面。虽然该院认为区法院在过滤不可保护元素时存在错误,但发现这种错误对结果无影响,因为比亚尼的指控本身不足以证明抄袭行为。

法院认为,两个作品之间存在的相似性并不足以排除巧合、独立创作或共同来源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不法侵占”分析,法院也认同区法院的判断,认为比亚尼未能提出受保护表达方面的实质性相似性。他们强调,许多比亚尼声称是独一无二的特点,例如年龄、力量、美丽和参与巫术活动,实际上都是公共领域中的常见元素,也是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常见的要素。

综上所述,第九巡回上诉法院驳回了比亚尼的版权侵权案,该判决强调了在版权案件中需要证明抄袭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区分受保护的表达和非受保护的元素。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版权法是一门复杂的法律领域,涉及到原创作品的保护、使用以及侵权行为的界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中所述的情况,建议您具备以下基础知识:

  • 版权的概念: 什么是著作权?哪些作品受版权保护?

  • 版权侵权的构成要件: 如何证明抄袭行为?需要提供什么样的证据?

  • “外部测试”和“不法侵占”分析: 这些是判断版权侵权的重要标准,理解它们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分析案件。

  • 公共领域的元素: 什么是公共领域?哪些元素不受版权保护?

回到本文:

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判决强调了在版权案件中需要提供强有力证据来证明抄袭行为的重要性。仅仅存在相似之处并不足以认定侵权,还需要具体说明被告是否接触过原告作品,以及相似之处是否源于复制而非独立创作或共同来源。

该判决也提醒我们,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公共领域中的常见元素作为原创性特征。 这有助于降低版权纠纷的风险。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Back to blog

Leave a comment